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耶鲁博士“爬藤经”:一个“对”的项目,胜过一页网红活动“陪跑”

时间:03-08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26

耶鲁博士“爬藤经”:一个“对”的项目,胜过一页网红活动“陪跑”

看点海外申请越来越激烈,以往相当硬核的背景条件,如今在名校眼里,竟已成为一抓一大把的普通简历。那美本申请还有什么“制胜”策略吗?深谙名校脉搏的耶鲁大学Joel Butterly博士认为,与其盲目“堆料”,不如专精于一个足够有含金量的项目上。有时,一份有灵魂的申请,才能真正脱颖而出、摆脱“陪跑”陷阱。文丨Luna 编丨Lulu美本常规录取公布在即,家长群里聊着聊着,又感叹起这两年的“冷”和“难”:前几年,大家聊的还是怎么“冲藤”,怎么选个TOP30保底;现在连TOP30都要搏一搏了。特别是一些看起来很优秀的学生,要成绩有成绩,要标化有标化,社团、活动更是“卷无可卷”。甚至有的孩子被老师看好有“藤校潜质”,结果连waitlist和deferral都没有,就是一个干脆的拒绝。最近,在和外滩君讨论美本申请时,深耕北美留学多年的耶鲁大学Joel Butterly博士也提起了他早就注意到的一个悖论:明明每份申请书都代表着学生独一无二的成长经历,怎么招生官看见的却是一个个面容相似的人?Joel Butterly耶鲁大学法学博士、达特茅斯学院学士;出身教授世家,数十名家庭成员进入藤校特别是一些家长的遭遇,他也深感惋惜——家庭花费巨甚,特别是多年国际化学校读下来的,花费百万也不为过,拼尽全力给孩子“堆”资源,结果到头来,只成为个陪跑。他叹了口气,说道:“你知道吗?实际上,盲目堆资源,不加思考和选择地跟风,正是很大一部分有才华、有抱负的学生最终与梦校失之交臂的根本原因。”那美本申请还有什么“制胜”策略吗?“当然有,而且近在眼前。”盲目堆料终陪跑不如专注含金量高的项目一位前斯坦福大学招生官曾谈到一类“清单学生”(Checklist Student):标化满分,竞赛拿奖,创立社团做leader,公益活动献爱心……“德智体美劳”全修,可感觉只是为了打卡,而不是真的因为有热情。如今,顶级大学申请池中,这样的“清单学生”依旧不少见。“这其实反映了学生内心的一种恐惧。”谈到如今申请的同质化,Joel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关键问题。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别人要参加某个活动,就跟风参加,生怕少做这一两个活动会让自己错过梦校。可结果恰恰相反。盲目地堆活动数量、刷经历,看似增加了申请成功的筹码,实则只达到了“注水”的效果。“招生官审核一份材料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你不能指望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沙里淘金’,不如主动出击,有重点、有策略地展示他们最想看的内容。”Joel出身教授世家,算上他本人还有妻子,全家一共有十多位藤校生。而且Joel投身教育行业多年,他太了解美国顶尖大学的心思了。以哈佛为例,招生官会将学生的学术能力和活动进行分级,分级越高,录取优势越大。包含学术和活动的“综合评估”(Holistic Review)原则,体现了大学想要既全又专的“蛋型”人才——不仅全面发展,还在某个领域的专长和优势。其中,专的部分是核心关注点,就是说,学术能力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后能成为领域内顶尖专业人才的潜力股,是大学渴望招揽的人才。“那些小众的爬藤路线先不说,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考试达人、竞赛达人,并不是最重要的,招生官更关注你能不能独立应用知识。所以,你得展示些超越同龄人的学术实力,比如学术科研这样的项目。”不夸张地说,有时一个含金量高的项目,就足够了。Joel在美国东海岸创办的国际科研教育平台Scholar Launch,就曾有过这么一位学生:他和耶鲁的教授一起进行中世纪研究,帮助翻译13~15世纪欧洲拉丁语手稿。他完成得非常出色,近千年没有被翻译的手稿第一次有了译文,相关成果成功发表在耶鲁大学的本科生期刊上。耶鲁大学也毫不意外地在申请季给予了offer。甚至还有学生就靠高质量科研“逆风翻盘”,来自巴西的Joao Victor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在吃了个“全拒德”之后,无奈进入gap year的他,在哈佛教授的指导下,完成自己人生的第一份科研论文,关于故乡一段口述历史的研究。这也让他在第二次申请中,不仅喜获纽约大学的offer,还获得了高达25万美元的奖学金。而近两年,大学也比以往更直白地展示了对学生科研经历的“偏爱”。Joel随手分享了几个数据:宾夕法尼亚大学的26届新生报告提到,近三分之一有高中学科研经历;加州理工学院的数据显示,27届学生中高达45%在申请时提交了详细的高中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完成过高水平科研项目的孩子的名校申请成功率,是其他孩子的2~3倍。其他活动可以锦上添花,但学术活动真的不可或缺。Joel接着说:“在这些数据面前,如果还不打算参与科研,那我觉得就太不明智了。”真热爱,还是假投入细节处见真章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科研似乎门槛很高。但Joel认为,这完全是误解,科研活动的适用性比一般人认为的要高得多。他解释道,不是只有写论文才是科研。站在招生官的视角,他们想看到的是,学生既有“输入”也有“输出”:有没有去探索过自己的兴趣,有没有在热爱的领域做更深入的学习,能不能在此之后做出一些独创性的成果。所以,不仅理工科的学生可以做,人文社科、艺术,甚至商科的学生都可以做出自己的特色研究。这不仅能直观体现他们对某个专业领域的热爱,更能提早打好学术基础。说到科研的高质量“输入”,那大学教授自然是最了解的。所以,Joel创立的Scholar Launch首先就组建了庞大的教授资源库,并且每年还在扩充。如今已经集结了全球知名大学的300多名教授,全美TOP50大学更是一所不落。而且,这些教授全都有丰富的指导高中生的经历,也愿意为学生倾尽资源。Scholar Launch的部分教授学生不管有什么样的兴趣、想进行什么领域的研究,都能找到匹配的教授,甚至连学生的性格和教授的指导风格都会被考虑在内。那些对自己兴趣还比较迷茫的学生,还能先加入“学术兴趣探索营”,听耶鲁、普林斯顿、佐治亚理工等大学的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各个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在系统了解不同学科和领域之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同时,高质量的“输出”也必不可少,这也是招生官们关注的重点。受限于知识和研究经历,中学生在研究时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教授们每次都会不遗余力地帮助,从确定选题,到着手研究,再到整理成果和定稿,每一处细节他们都尽心负责。孩子的论文会收到教授细致的批注Joel还记得一个想做生态学研究的学生,苦恼于做不了大范围生态学研究。但在教授的引导下,他把目光放到了自己常去的森林——“土壤酸度会不会影响不同种类树木的比例?”一个研究课题跃然纸上。还有一位想申请商科的学生来到Scholar Launch时,正在为自己的低风险健身机器申请专利。在教授的帮助下,他从商业推广角度,为自己的产品进行了市场调研、数据分析,还设计了本土市场策略等,并成功转化成了一份产品计划书。学生的研究计划节选“虽然研究规模不大,但选题原创,不超过高中生能力范围,学生亲自完成研究,还为这个世界带来了某个特定区域的新知识,怎么不让招生官觉得亮眼呢?”更让人欣喜的是,很多学生在科研项目中,不仅得到了教授的推荐信,还和教授们建立了长期的友谊,发展了自己的“人脉”。Joel就分享了一个女孩和三位教授的“奇遇”,并最终录取藤校的故事:在跟着约翰霍普金斯一位教授入门科研后,她在耶鲁大学医学院一位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对不同国家公共卫生政策的调查,论文还被耶鲁的《Yale Global Health Review》收录。教授也毫不吝啬地在推荐信中夸奖她已经达到了一个真正严肃学者的级别。没想到,这段经历引起了一位达特茅斯学院教授的注意。他主动邀请这个女孩加入他新书的撰写,图书出版之际,这个还是高中生的女孩也荣列撰稿人之一。科研成果、学界认可、推荐信、教授合作,这些重量级的关键点,也最终帮她斩获了宾大offer!这样的故事还不是个例,有些表现优秀的学生甚至能拿到不止一封推荐信,而且都由教授根据学生表现和特点,亲笔书写。多年来,Scholar Launch指导的学生已经达到1500多名,其中超过95%都被美国TOP50大学录取,74%被TOP30大学录取,藤校offer更是每年不断。就像Joel说,“科研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获得了成长,也能利落地展现出自己的个性、能力与潜质。”每一份有灵魂的申请都有自己的“顶石”科研无疑是证明学生学术潜力强有力的方式,那么大学“综合评估”中想要的“全面发展”又作何解呢?“其实,招生官就是想看到一个立体的人,一个有灵魂的人。”Joel用“顶石”的概念做了解释:在建筑学中,建筑体上最顶端的最后一块石头被叫作“顶石”,它不仅代表着建筑体完工,也增强了整体强度。教育也是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块“顶石”,那申请自然也会有一份独一无二的灵魂。“很多学生在申请中写自己对这个有热情,对那个有热情,可材料中却看不到相关领域的深入投入,或是堆满了彼此间毫无关系的活动,显得十分‘割裂’。”而Scholar Launch的“顶石项目”就是为此诞生的,不仅囊括了科研项目,还将它有机地和其他活动组合,尤其是高度体现领导力、创新力、社群影响力的创业类活动,共同绘制出学生的个人图谱。Joel不由地想起一位学生,在耶鲁大学一位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灾区水资源为主题的论文。但他的图谱继续延申,他创立了一个旨在解决灾区幸存者用水难题的NGO组织。先从家人、朋友那儿筹得了善款,并逐步扩大影响力。许多遭受洪水、饥荒、飓风等灾害的地方,都得到了他用善款购买的商业级过滤设备。最终,这份热忱让名校伸来了橄榄枝,而更难忘的还是灾民特意发来的感激,许多人的性命真的因为他而获得了拯救。学生作品示例“信息差和资源是高中生拓展自己图谱,特别是创业项目时,最突出的两个问题。”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专注于创业类活动的“领导力和创新实验室”项目,着重在这两个方向为学生铺平道路。学生们不仅可以系统学习创业所需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包括公司实体与非营利组织、招聘与管理、市场与销售等各个方面;还能获得普通家庭无法触及的教授、企业、人脉关系网,甚至是资金支持。“这里就是一个真实的创业孵化器,帮助孩子们把想法落地,而不是停留在‘学生项目’。”有喜欢平面设计的学生,把自己的商业企划书变成了真实运营的公司,专门改造和销售限量款运动鞋;有运营公益脑科学播客的学生,在导师手把手的教导下,突破创作瓶颈,订阅者从美国扩大到加拿大、中国香港;还有喜欢篮球的学生,通过Scholar Launch的社群组建了团队,共同开发了运动社交APP,并成功上架苹果商店,还拿到了资金赞助……可以看到,公司、公益项目、NGO组织、线上平台等各种形式,都可以成为创业目标,这完全取决于学生希望运用自己的能力,在感兴趣的领域做些什么。和科研项目类似,创业项目也同样有机会获得导师的推荐信。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司、组织不会因为学生进入大学就关闭,而是找到了长期存续之道,有些还为后来的学弟学妹提供了活动机会。而这些也都能在申请材料、文书中,让招生官看到,学生在自己所热爱的领域走了多远。“平心而论,大学申请这件事,本身对中学生来说就是很难。”Joel总结道,“它要求学生审视自己过去十几年的学习和成长,还要在个人陈述和文书中,不卑不亢地向大学自荐。”这些不仅需要清晰的思维,专业的训练,还需要有勇气拒绝盲从,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事。最后所呈现的真实,就是一个申请者最独特之处。也只有一份真诚有内涵的申请,才能促成学生和大学的双向奔赴。现在就参与高、初中丰富科研项目!春季项目夏季项目对话Scholar Launch招生官,探索优质科研教育:关注外滩教育发现优质教育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